是的,雷雨天气(尤其是夏季那种局地性强、发展迅速的雷暴)确实非常偏爱在午后发生,这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引发的大气热力对流造成的。具体原因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点:
强烈的太阳辐射加热地表:
地表加热空气,形成不稳定层结:
午后达到加热峰值,触发强对流:
暖湿空气上升凝结,形成雷雨云:
积雨云内发展出雷暴:
总结关键过程:
强太阳辐射(尤其是午后峰值)→ 强烈加热地表 → 加热近地面空气 → 形成下暖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 → 触发强热力对流 → 暖湿空气猛烈抬升 → 水汽凝结释放潜热(进一步加剧上升)→ 发展成巨大积雨云 → 云内电荷分离 → 产生雷电、大风、强降水等雷暴天气。
为什么其他时间相对较少?
所以,夏季午后的“热力发动机”是驱动局地雷暴频繁发生的核心动力。下次遇到午后突然乌云密布、电闪雷鸣,你就知道是太阳把大地“烤”得太热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