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善县纤凝网

雪的“别名图鉴”:从“碎琼”到“素尘”,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风情

2025-10-19 19:03:02 浏览次数:1
详细信息

雪的“别名图鉴”:从“碎琼”到“素尘”

古人眼里的雪,是自天而降的精灵,是造物主写给人间的情书。每一片雪花,都轻盈地落定在文人墨客的心头,被赋予一个又一个名字,仿佛每一场雪,都携带着一个崭新的名字,悄然降临,又悄悄融化在时光的深处。

琼玉之姿:

碎琼: 琼,本义为美玉。雪花细碎晶莹,如美玉之碎屑纷扬而下。《红楼梦》中“踏雪寻梅”一节,宝玉便道:“好一似食尽鸟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!”这“白茫茫”里,便藏着无数无声的碎琼。 琼芳: 芳,本指花草之香,引申为美好。雪如天界撒落人间的美好香花。李贺《十二月乐词·十一月》言:“宫城团回凛严光,白天碎碎堕琼芳。”那琼芳,是白昼里飘坠的碎玉,是无声的华美。 琼英: 英,花朵。雪花如美玉雕琢的花朵。裴夷直《和周侍御洛城雪》诗里:“天街飞辔踏琼英,四顾全疑在玉京。”马蹄踏在琼英之上,人便恍惚置身于仙宫玉宇之间。 琼屑: 屑,碎末。细碎的雪粒如同美玉的粉末。白居易《对火玩雪》诗云:“银盘堆玉尘,金匕嚼琼屑。”玉尘与琼屑并提,在诗人眼前,是雪也是玉,是玉亦成雪。 琼瑶: 瑶,亦为美玉。泛指晶莹似玉的冰雪。辛弃疾《满江红·和廓之雪》中“对琼瑶满地,与君酬酢”,雪光如琼瑶满地,便是与知己共饮时最清雅的背景。 玉沙: 沙,细小的颗粒。雪粒洁白晶莹,如同白玉之沙。苏轼《小饮清虚堂示王定国》诗云:“天风淅淅飞玉沙,诏恩归沐休早衙。”天风卷着玉沙,在眼前纷扬,便成了诗人心头难得的休憩。

天仙之韵:

玉鸾: 鸾,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。雪片飘飞,宛如玉色的鸾鸟在天空翱翔。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吴江观雪》中“造物故豪纵,千里玉鸾飞”,千里玉鸾飞,是天地豪情纵放的笔触,是神鸟在人间留下的纯白轨迹。 玉蝶: 蝶,蝴蝶。雪花轻盈飞舞的姿态,恰似洁白的玉蝶。赵翼《途遇大雪》诗写:“化工何处万剪刀,剪出玉蝶满空舞。”那玉蝶满空舞动,是造物主以万剪裁出的天工奇景。 玉尘: 尘,微尘。雪粒细小如尘,洁白似玉。白居易《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》中“漠漠复雰雰,东风散玉尘”,东风散玉尘,是春雪轻柔的呼吸,是东风拂过玉屑的微响。 仙藻: 藻,原指水草,亦喻华美文采。雪如仙界降下的祥瑞华藻。张说《奉和圣制喜雪应制》言:“欲验丰年象,飘摇仙藻来。”仙藻飘摇,是丰年的预兆,是天降的祥瑞诗篇。 天花: 佛经中“天女散花”之典。雪如天界之花飘落人间。陆游《拟砚台观雪》诗云:“山川灭没雪作海,乱坠天花自成态。”乱坠天花自成态,是雪落成海的壮阔,亦是天女散花的自在姿态。 璇花: 璇,美玉。亦指北斗第二星。雪如美玉之花或星华凝结。徐彦伯《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》诗:“琼树留宸瞩,璇花入睿词。”那璇花,飘入帝王的诗行,也飘入历史的册页。

形态之喻:

六出 / 六葩: 古时观察雪花多为六瓣,故称。雪花的代称。陈维崧《陈检讨集》中“雪到六出,应谓丰年之祥瑞”,六出的雪,是丰年的信使,是大自然精密的几何诗篇。 乾雨: 乾,天。雪乃天降之雨,形态不同而已。苏轼《雪诗》之八:“当时号令君听取,白战不许持寸铁。”其序云:“雪者,寒气之凝,乾雨也。”乾雨无声,是天空对大地的另一种润泽。 凝雨: 雨遇寒而凝为雪。沈约《雪赞》云:“独有凝雨姿,贞晼而无殉。”凝雨之姿,贞静而坚毅,在寒冷中自持其美。 鹤毛: 鹤羽洁白,大雪纷飞时如鹤羽飘落。司马光《雪霁登普贤阁》诗:“开门枝鸟散,玉絮堕纷纷。” 玉絮纷堕,如鹤毛轻扬,是天空写给大地的素白信笺。 鹅毛: 雪片大而密集,如同鹅毛。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》诗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鹅毛大雪,引得高士踏雪来访,雪便成了友情的信使。 霰: 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,常为降雪前兆或伴随。《诗经·小雅·頍弁》云:“如彼雨雪,先集维霰。”霰粒如未及落地便消融的精灵,是雪的前奏,是冬天的序言。

素白之色:

素尘: 素,白色。雪落如白色的微尘。李商隐《残雪》诗:“旭日开晴色,寒空失素尘。”寒空失素尘,是残雪在朝阳下消融的瞬间,是素白世界悄然隐退的怅惘。 银沙: 沙,细小的颗粒。积雪在月光或日光下闪烁如银沙。范成大《雪晴呈子永》诗:“尘沙洗尽银河近,冰玉光寒银海翻。”尘沙洗尽,冰玉光寒,银海翻腾,是雪后天地澄澈的极致境界。

这些名字,是雪在古老诗行里留下的足迹,是语言在时光中沉淀的结晶。雪是天地寄给人间的诗笺,每一片落下的名字都写满了未及言说的深情。 当碎琼乱玉、素尘银沙漫天飞舞,我们便知道,这世界又收到了来自天空的问候,无声却盛大,冰凉却深情。

雪落千名,每一名都是天地间一瞬的凝眸,是风物在人心深处激荡起的回响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