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树(属名:Morus)拥有丰富的品种多样性,主要分布在亚洲、欧洲、非洲和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。不同品种的桑树在形态特征(树形、叶片、果实、树皮等)、经济用途(果用、叶用、材用、生态用)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选择适合特定目的的品种至关重要。
以下是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桑树品种及其形态特征与适宜生长环境:
一、 主要桑树种类及其代表品种
白桑
- 学名: Morus alba L.
- 形态特征:
- 树形: 乔木,通常高10-20米,树冠开展,有时呈灌木状(尤其修剪后)。
- 叶片: 叶片形态变化极大,是区分品种的重要依据。常见卵形、心形或掌状裂叶(幼树或徒长枝上常见深裂)。叶缘锯齿明显。叶面通常光滑无毛或微有毛,叶背叶脉有疏毛。叶色多为鲜绿色,秋季变黄。叶片较薄软。
- 果实: 聚花果(桑葚),圆柱形,通常长1-2.5厘米。颜色变化丰富,成熟时多为白色、乳白色、粉红色或淡紫色(少数深紫色)。果味甜度中等,汁水较多。
- 树皮: 灰褐色,幼时光滑,老时有不规则浅纵裂。
- 其他: 雌雄异株或同株。
- 适宜生长环境:
- 气候: 适应性极强,耐寒(可至-30°C左右)、耐旱、耐热、耐轻度盐碱。原产中国,广泛分布于温带至亚热带。
- 土壤: 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、壤土、黏壤土甚至轻度盐碱土上均能生长,pH适应范围广(5.5-8.5)。不耐长期积水。
- 光照: 喜光,稍耐阴。
- 主要用途:
- 叶用: 最重要的饲用桑树,叶片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来源,产量高,营养丰富。绝大多数叶用桑品种(如湖桑系列)均属于白桑或其杂交后代。
- 果用: 部分品种(如‘长果桑’、‘白玉王’、‘大白珍珠’等)以生产鲜食或加工用桑果为主,口感清甜。
- 生态/材用: 根系发达,可用于水土保持、防风固沙。木材可做家具、乐器等。
黑桑
- 学名: Morus nigra L.
- 形态特征:
- 树形: 乔木,通常比白桑矮壮,生长较慢,树冠浓密。
- 叶片: 叶片较大,通常为宽卵形或心形,叶面粗糙多皱,有硬毛,叶背密被柔毛。叶缘锯齿粗钝。叶色深绿,质地较厚硬。
- 果实: 聚花果短圆柱形,成熟时呈深紫黑色或纯黑色,长度通常2-3厘米甚至更长。果味浓郁酸甜,香气足,被认为是鲜食口感最佳的桑葚。果汁深紫红色,易染色。
- 树皮: 幼枝和树干颜色较深,呈深褐色或近黑色(故名),老树皮沟裂更深。
- 其他: 通常雌雄异株。
- 适宜生长环境:
- 气候: 耐寒性较差(通常-10°C左右是极限,幼树更弱),更喜温暖、干燥、阳光充足的环境。原产于西亚(伊朗一带),在夏季炎热干燥、冬季温和的地中海气候区表现最佳。
- 土壤: 喜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(pH偏碱性)。不耐涝,在黏重潮湿土壤中生长不良。
- 光照: 非常喜光。
- 主要用途:
- 果用: 主要用于生产高品质的鲜食桑葚,风味独特。也用于制作果酱、果汁、果酒等。
- 观赏: 树形优美,果实美观,常作为庭院果树或景观树。
红桑
- 学名: Morus rubra L.
- 形态特征:
- 树形: 高大乔木,在原产地可达20米以上,树冠宽阔。
- 叶片: 叶片较大,卵形或心形,叶面粗糙有毛,叶背密被柔毛,尤其沿叶脉处。叶缘有粗锯齿或钝齿。幼叶和嫩枝常带红色绒毛。秋季叶片变黄。
- 果实: 聚花果圆柱形,成熟时呈深红色、紫红色或近黑色(比黑桑颜色略浅),长2-3厘米。果味甜中带酸,风味佳,但不如黑桑浓郁。
- 树皮: 树皮呈橙褐色或肉桂色,有鳞片状剥落,这是其显著特征之一。
- 其他: 雌雄异株。
- 适宜生长环境:
- 气候: 耐寒性较好(类似白桑,可至-20°C或更低),喜湿润环境。原产于北美东部,适应大陆性气候。
- 土壤: 喜深厚、肥沃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土壤,常见于河岸、低地森林。耐轻度水湿能力比白桑和黑桑强。
- 光照: 喜光,也能耐半阴(在林缘生长)。
- 主要用途:
- 果用: 果实可鲜食或加工,品质优良,在北美是重要的野生水果。
- 材用: 木材坚硬耐用,价值较高。
- 生态: 重要的本土树种,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。
山桑 / 鸡桑
- 学名: Morus australis Poir. (也常被处理为 Morus alba 的变种 M. alba var. multicaulis)
- 形态特征:
- 树形: 常呈灌木状或多主干小乔木,高度一般不超过10米。
- 叶片: 叶片较小,卵形、心形或常有深裂(掌状3-5裂),叶面粗糙有毛,叶背毛更密。叶缘锯齿尖锐。
- 果实: 聚花果较小,短圆柱形,成熟时红色或紫黑色。
- 树皮: 灰褐色。
- 其他: 雌雄异株。
- 适宜生长环境:
- 气候: 适应性广,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能力较强。原产于东亚(中国、日本、朝鲜等),常见于山地、丘陵、荒地。
- 土壤: 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贫瘠、石砾多的土壤也能生长。
- 光照: 喜光。
- 主要用途:
- 生态恢复: 因其耐瘠薄、生长快、萌蘖力强,常用于荒山绿化、水土保持。
- 叶用/果用: 部分地区也用于养蚕或采果,但产量和质量通常不如白桑和黑桑的栽培品种。
- 砧木: 有时用作嫁接其他桑树的砧木。
广东桑 / 华南桑
- 学名: 通常指 Morus alba L. 在华南地区长期栽培驯化形成的生态型或地方品种群(如“伦教40”、“沙2”等),也可能包含与其他种的杂交成分。
- 形态特征:
- 树形: 多为灌木型,枝条细长直立,发条数多,耐剪伐。
- 叶片: 叶片较小而薄,多呈心形或卵圆形,叶色较浅(淡绿或黄绿),叶面光滑或少毛。
- 果实: 较小。
- 其他: 休眠期短或无真正休眠期,生长迅速,发芽早。
- 适宜生长环境:
- 气候: 极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寒性弱(易受霜冻),耐高温高湿能力强。非常适合中国华南、西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。
- 土壤: 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在肥沃湿润土壤生长更好。
- 光照: 喜光。
- 主要用途:
- 叶用: 华南蚕区的主要饲用桑树,因其生长快、发芽早、耐采伐,适合多次养蚕。常采用“地桑”(低刈)形式栽培。
二、 按用途分类的常见栽培品种举例
-
叶用品种 (主要源自白桑):
- 湖桑系列 (如荷叶白、桐乡青): 树形高大,枝条粗长,叶片大而厚,产量高,叶质优,耐剪伐。适应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。
- 农桑系列 (如农桑8号、14号): 发芽早,生长快,叶片大而厚,抗病性强,产量高。适应性广。
- 育71-1: 叶片大而厚,叶色深绿,节间密,产叶量高,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强。
- 粤桑系列 (如粤桑11号、51号): 针对华南气候选育,耐剪伐,发芽早,生长快,抗青枯病。
-
果用品种 (来源多样,白桑、黑桑及其杂交种):
- 无核大十: 白桑系,果大(3-4cm),紫黑色,无籽,味甜多汁,丰产。适应性较强。
- 长果桑 (如台湾长果桑): 果实细长(可达10cm以上),紫红色或紫黑色,甜度高。喜温暖。
- 白玉王: 白桑系,果实乳白色,大而甜。外观独特。
- 黑珍珠: 通常指品质优良、果大色深(紫黑)的品种,可能源自黑桑或杂交种,风味浓郁。
- 香金葚: 果大,金黄色,有特殊香味(如椰子香),口感独特。
- 新疆药桑 (Morus nigra 类型): 果实紫黑色,风味极佳,药用价值高。耐寒性弱于白桑。
-
材用/生态品种:
- 一些生长迅速、树干通直的白桑或红桑品种可用于木材生产。
- 山桑、白桑的某些生态型常用于荒山造林、护坡固沙。
三、 形态特征与环境适应性总结表
特征/环境
白桑 (
M. alba)
黑桑 (
M. nigra)
红桑 (
M. rubra)
山桑/鸡桑 (
M. australis)
广东桑 (华南型)
典型树形
乔木,树冠开展
乔木,较矮壮浓密
高大乔木,树冠宽阔
灌木或小乔木,多主干
灌木型,枝条细长直立
叶片特征
多变(卵/心/裂),薄软,光滑或少毛
大,宽卵/心形,
粗糙多毛厚硬
大,卵/心形,
粗糙多毛
小,常深裂,粗糙多毛
小,薄,心/卵形,色浅,少毛
果实特征
圆柱形,
白/粉/淡紫为主
短圆柱形,
深紫黑,
风味最佳
圆柱形,
深红/紫红/近黑
小,短圆柱形,红/紫黑
较小
树皮特征
灰褐,浅纵裂
深褐至近黑,沟裂深
橙褐/肉桂色,鳞片状剥落
灰褐
/
耐寒性
最强 (-30°C左右)
最弱 (-10°C左右)
强 (类似白桑)
较强
弱 (易霜冻)
耐热性
强
强 (喜干热)
强
强
极强
耐旱性
强
强 (喜干燥)
中等
强
中等
耐湿性
中等 (忌涝)
弱 (忌湿)
较强 (耐轻度水湿)
中等
强 (耐高温高湿)
土壤适应性
广 (沙壤-黏土,耐轻盐碱)
喜肥沃、排水好、偏碱
喜肥沃、湿润、排水好
极广 (耐瘠薄)
广
主要用途
叶用(主),果用,材用,生态
果用(鲜食精品),观赏
果用,
材用,生态
生态恢复,砧木
叶用(华南主)
典型分布/适应区
温带至亚热带广泛栽培
地中海气候区,冬季温和地区
北美东部,湿润大陆性气候区
东亚山地丘陵
中国华南、西南热带亚热带
四、 选择桑树品种的考虑因素
主要目的: 养蚕(选高产优质叶用品种)、鲜食桑果(选口感好的果桑品种)、加工(选果大、固形物高、耐贮运品种)、木材(选速生树干直品种)、生态绿化(选适应性强、耐瘠薄品种如山桑)。
当地气候:- 温度: 冬季最低温(决定耐寒性要求)、夏季高温(广东桑等耐热)、无霜期长短(决定生长季)。
- 降水与湿度: 干旱地区选耐旱品种(白桑、山桑),多雨潮湿地区注意排水并可选耐湿品种(红桑、广东桑),避免在潮湿区种植极不耐湿的黑桑。
土壤条件: 土壤类型、肥力、排水性、pH值(黑桑喜偏碱)。
管理方式: 是否方便采摘(高干/中干/低干/地桑)、是否需要频繁剪伐(广东桑、部分叶桑品种耐剪)。
病虫害情况: 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(如桑萎缩病、青枯病、桑天牛等),选择抗性强的品种。
总结
桑树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从喂养家蚕的柔软叶片到风味各异的甜美果实,再到坚韧的木材和强大的生态功能,不同品种的桑树各有所长。在选择种植桑树时,务必根据你的具体需求(叶用、果用、材用、生态)和当地的环境条件(气候、土壤),仔细了解目标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,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。认识这种多样性,是成功利用桑树资源的关键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