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cuna bennettii)的品种分类及其所属的油麻藤属(Mucuna)在豆科(Fabaceae)中的系统发育位置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:
一、 绿玉藤的分类地位
物种确认:
- 绿玉藤是油麻藤属 (Mucuna) 下的一个明确物种,学名为 Mucuna bennettii。
- 它没有公认的亚种或变种。虽然不同来源的植株可能在花色深浅、叶片大小等细微性状上存在差异,但这些差异通常被认为是种内变异,不足以划分为独立的分类单元(品种或变种)。园艺上通常直接以 Mucuna bennettii 的名称流通。
油麻藤属 (Mucuna) 概述:
- 油麻藤属是豆科蝶形花亚科 (Faboideae) 下的一个属。
- 该属包含约 100-150 个物种,多为多年生木质藤本,少数为草本或灌木。
- 分布广泛,主要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尤其在亚洲、非洲、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多样性高。
- 关键形态特征:
- 复叶,通常为三出复叶。
- 大型、艳丽、密集的总状花序。
- 蝶形花冠,花萼通常被毛,旗瓣颜色鲜艳(红、橙、紫、绿等),翼瓣和龙骨瓣常较小。
- 荚果大而扁平,表面常覆盖有易脱落的、能引起剧烈瘙痒的刺毛(这是该属最显著的特征之一)。
- 种子大,常有明显种脐。
二、 油麻藤属 (
Mucuna) 的系统发育位置(在豆科中的位置)
油麻藤属在豆科蝶形花亚科内的系统发育位置经历了深入研究,目前比较清晰:
核心蝶形花亚科: 油麻藤属属于蝶形花亚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。
菜豆族: 分子系统学研究(基于叶绿体 DNA 序列如
matK,
trnL,
rbcL 和核基因 ITS 等)一致地将油麻藤属置于
菜豆族 (Phaseoleae) 之下。
菜豆亚族: 在菜豆族内部,油麻藤属进一步归属于
菜豆亚族 (Phaseolinae)。
近缘属:- 黧豆属群: 油麻藤属与黧豆属 (Stizolobium, 有时被并入 Mucuna) 关系极为密切,二者在形态和分子数据上都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。许多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形成一个强支持的单系群(即共同祖先的后代)。
- 单系性: 分子研究(如 Wilmot-Dear & Friis, 1996; Tateshi et al., 2001; Kajita et al., 2001; Stefanović et al., 2009; de Queiroz et al., 2013; Lackey, 1981; Lewis et al., 2005; 2013) 有力地支持油麻藤属 (Mucuna sensu stricto, 包括黧豆属 Stizolobium) 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群。
- 姐妹群: 油麻藤属(广义,包含黧豆属)在菜豆亚族内的确切姐妹群关系仍在持续研究中,但多项研究表明它与刺桐属 (Erythrina) 或 Dysolobium 属等关系较近。例如:
- Kajita 等 (2001) 的研究将 Mucuna 与 Dysolobium 和 Erythrina 聚在一个分支。
- Stefanović 等 (2009) 的研究也支持 Mucuna 与 Erythrina 有较近的亲缘关系。
- 更近期的综合研究(如 de Queiroz et al., 2013; LPWG, 2017)确认其在菜豆亚族的框架内,与刺桐属等构成进化支。
总结油麻藤属的系统发育位置
- 科: 豆科 (Fabaceae / Leguminosae)
- 亚科: 蝶形花亚科 (Faboideae / Papilionoideae)
- 族: 菜豆族 (Phaseoleae)
- 亚族: 菜豆亚族 (Phaseolinae)
- 属: 油麻藤属 (Mucuna)
- 姐妹群: 与刺桐属 (Erythrina)、Dysolobium 属等关系密切,构成菜豆亚族内的一个主要进化分支。
三、 油麻藤属 (
Mucuna) 内部的分类与绿玉藤的位置
油麻藤属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也取得了显著进展,有助于理解绿玉藤在属内的位置:
传统分类的复杂性: 历史上,油麻藤属的分类主要依赖荚果和种子的形态(如刺毛的类型、种脐的长度和位置、种子附属物等)以及花序和花的特征。这些特征变异较大且存在趋同演化,导致属下分类(组、系)界限不清,物种鉴定困难。
分子系统学带来的革新: 近二十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极大地澄清了属内的关系:
- 单系性确认: 研究一致支持油麻藤属是一个单系群。
- 地理分支: 分子数据强烈支持属内存在显著的地理分化格局:
- 美洲分支: 新世界(美洲)的物种构成一个明确的分支。
- 亚洲-太平洋分支: 旧世界(亚洲、大洋洲、太平洋岛屿)的物种构成另一个主要分支。
- 非洲分支: 非洲的物种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,但可能嵌套在或姐妹于亚洲分支。
- 绿玉藤 (Mucuna bennettii) 的位置:
- 绿玉藤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。
-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(如 Tateshi et al., 2001; de Queiroz et al., 2013; Moura et al., 2016)将其明确置于亚洲-太平洋分支内。它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 Mucuna 物种(如 M. rostrata, M. gigantea, M. macrocarpa 等)亲缘关系更近,而与美洲或非洲的物种关系较远。
- 在亚洲-太平洋分支内部,绿玉藤常与具有大型艳丽花序、花色鲜艳的藤本物种聚在一起。
属下分类修订: 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结果,结合形态特征的重新评估,属下的传统组(Section)划分正在被修订。新的分类方案试图反映这些演化上的亲缘关系群。绿玉藤很可能被归入反映其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(如大型花序、亮色花)的新定义的组或亚属中(例如,与
M. rostrata 等归为一类)。
四、 结论
绿玉藤的品种分类: 绿玉藤 (
Mucuna bennettii) 是油麻藤属 (
Mucuna) 下明确且单一的物种,目前没有公认的亚种或变种(即没有正式的“品种”分类)。园艺上的差异属于种内变异。
油麻藤属的系统发育位置: 油麻藤属在豆科中属于蝶形花亚科 > 菜豆族 > 菜豆亚族。它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群,与刺桐属 (
Erythrina) 和
Dysolobium 属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。
油麻藤属内部与绿玉藤的位置: 分子系统学揭示了油麻藤属内部存在强烈的地理分化(美洲、亚洲-太平洋、非洲分支)。绿玉藤 (
M. bennettii) 明确归属于
亚洲-太平洋分支,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物种亲缘关系最近。属下的传统分类正在依据这些演化关系进行修订。
总结图示 (简化版)
豆科 (Fabaceae)
└── 蝶形花亚科 (Faboideae)
└── 菜豆族 (Phaseoleae)
└── 菜豆亚族 (Phaseolinae)
├── (其他属,如 *Vigna* 豇豆属)
├── **油麻藤属 (*Mucuna*) [单系群]**
│ ├── 美洲分支 (New World Clade)
│ ├── **亚洲-太平洋分支 (Asia-Pacific Clade)** ← **绿玉藤 (*M. bennettii*) 位于此分支**
│ └── 非洲分支 (African Clade)
├── 刺桐属 (*Erythrina*) [姐妹群或近缘]
└── Dysolobium 属 [姐妹群或近缘]
因此,对绿玉藤品种分类的探讨,核心在于确认其作为 Mucuna bennettii 物种的独立性;而对油麻藤属系统发育位置的探讨,则明确了该属在豆科演化树上的精确坐标(菜豆亚族)及其内部的演化格局(地理分化),并定位了绿玉藤在属内亚洲-太平洋分支中的成员身份。